新时代司法改革的战略目标不包括积极探索编制科学化、运行高效化、履职专业化、保障现代化“四条路径”。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提出,科学谋划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确保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大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两个根本”,统筹推进司法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改革“三项任务”,积极探索组织科学化、运行高效化、履职专业化、保障现代化“四条路径”,切实提高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五种能力”,以司法体制改革新突破推动政法事业实现新飞跃、依法治国取得新进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22-11-19 15:14
五育并举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落实五育并举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价值归一、同向而行。“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或初心,即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德行的内化、智识的习得、体魄的锻炼、审美的化成、劳动的铸就虽方法不同、要求不一,但方向相同、目标一致、价值归一,统一服务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培养。
2.引领贯通、综合育人。“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当前学校教育最为欠缺的劳动教育为例,学校要树立“以劳立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新思路。学校设计“五育并举”落实机制,要在“一育”中发现“五育”、融合“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一育”、把握“一育”、实现“一育”。
3.统筹兼顾、自然化成。既然“五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向,其内在发展安排也应具有统筹协调性,须在设计上统筹考虑,在内容体系和发展逻辑上下功夫。“学校在内部管理上,要建构适应“五育融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以及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体系,生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学校管理方式。
2024-10-08 13:38
司法改革措施有:
1、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2、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3、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4、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
5、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6、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2022-09-22 16:05
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新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近一年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正确处理重大险情和事故应急救援...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2-10-15 16:34
主要包括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加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
对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还应当完善一系列配套性措施:(1)完善法官、检察官入额遴选办法(2)配套建立员额退出实施办法,让办案绩效不合要求法官、检察官退出员额(3)科学配置办案团队,专业化与扁平化相结合(4)推广科学办案方法,以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5)加强领导干部办案情况分级考核、定期通报(6)多措并举增补辅助人员,努力做到省级层面达到 1:1 比例配置(7)对司法辅助事务进行内部集约化管理、外部社会化购买(8)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辅助法官办案,建立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机制(9)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法官、检察官培训力度,加强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2022-11-04 08:55
主要包括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加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
对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还应当完善一系列配套性措施:(1)完善法官、检察官入额遴选办法(2)配套建立员额退出实施办法,让办案绩效不合要求法官、检察官退出员额(3)科学配置办案团队,专业化与扁平化相结合(4)推广科学办案方法,以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5)加强领导干部办案情况分级考核、定期通报(6)多措并举增补辅助人员,努力做到省级层面达到 1:1 比例配置(7)对司法辅助事务进行内部集约化管理、外部社会化购买(8)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辅助法官办案,建立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机制(9)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法官、检察官培训力度,加强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