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次密切接触者先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前7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阴性,则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其密接的患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可松懈。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应该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扎堆、不聚集”的常态化防控行为习惯,各单位和场所也要严格执行“测温亮码戴口罩”的防控措施,确保无漏洞、无盲区、无死角,严密构筑疫情防控“防火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2022-08-12 10:13
次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增加了“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管理要求,包括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管理要求、信息报告4方面内容。
“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防控方案中简称为“密接的密接”。但在其他文件中,有时也简称为“次密切接触者”、“次密接”。
根据防控方案:
密切接触者定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 2 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定义: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 2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防控方案“五、接触者管理(一)管理方式”中明确要求: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都应当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2021-12-18 17:22
“按照新冠肺炎防疫的相关规定,一般接触者(三密)的判定: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统一交通工具,或者共同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是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比如飞机上,前后3-7排被判定为密接人员,其他被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次密接的密接“三密接触者”一般实施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隔离期间按时做核酸检测。”
2025-03-21 16:24
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般需要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同意正常离职,但要按照公司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在月底才能离开公司的,正常情况下一周到一个月便可完成,而且员工要拿到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社保手册,然后,到劳动局办理失业证,才能完成手续的。
2022-08-12 09:51
试用期一般需要提前三日解除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2-08-18 15:16
分居并不自动解除婚姻关系。一般情况下,因感情不合分居满两年以上的,但法定叛离情形并不仅此一个。只要是确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就会判决离婚。因此,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即使没有分居,法院也会判决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