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
《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2-08-10 15:44
法是一种制度化的构成物,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法本身的这种规范性的特征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调整形式的特点之一。把法作为特殊的规范系统所观察到的法本身的作用,就是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社会作用相比,它是实现法的社会作用的手段,而法的社会作用则是法的规范作用的目的。任何一种法,都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不同历史类型的法的规范作用实现的程度和方式则有不同。法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多方面,如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和预测,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奖励,对违法行为的遣责、警戒、预防和制裁等。同时,法中蕴含着关于合法与不合法、正当与不正当的标准和信息,它能够对人们起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
2022-08-09 16:25
民事法律规范是指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各项法律的总称。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百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法的渊源,包括度宪法中的民法规范、民事法律、民事法规、民法规范的司法解释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主要分类: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可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4、民事法律关系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2022-08-11 16:20
法律和法律规范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它是构成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细胞。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022-09-26 16:33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
(1)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2)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3)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4)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5)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2024-06-04 16:04
拘留的类型有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
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行政处罚。
司法拘留,是指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情节严重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是指针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