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坚持原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1.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正确处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原则。该原则是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问题及环境损害的发生;在预防为主的同时,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而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整治,以提高治理效果。如合理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开发综合利用等。3.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该原则也称“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是明确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其治理和保护的义务及其责任。4.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有最高的行政管理职责,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以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损害。5.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该原则也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是指人民群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进行群众性环境监督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2025-03-14 16:27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清单制度,加强秦岭区域项目管理,开展系统性筛查,坚决杜绝和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有机农业等产业,持续降低碳排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秦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2-08-11 1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2、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条规定: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2024-05-31 11:23
保护环境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
2025-01-23 15:31
物权保护的原则应当包括一体保护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和效益原则三项。
一体保护原则,是指对所有的物权,不论其性质和内容如何,都应当给予承认和保护,即不管是所有权还是他物权,在所有权中,不管是公有性质的所有权还是私有性质的所有权;
在他物权中,不管是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只要其是合法的物权,都应当给予承认和保护。
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对任何一种合法取得的物权都应该给予一视同仁的法律保护。
平等保护原则是针对物权保护的不平等而言的。
在平等保护原则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两项:
一是,他物权保护与所有权保护的平等;
二是,私有物权保护与公有物权保护的平等。
2022-09-01 09:44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