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不违法,只有暴力催收违法。应当尽快还款,这样就没有催收困扰了。逾期未还或者是在两次催款后仍然不还款的,就会起诉当事人了。首先在进行多次催款后,当事人仍旧不还款,就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过人民法院审判后,如果当事人仍然不还款的,案件就有可能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正式立为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侦查后,将案件送至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2022-09-24 14:35
不论是银行还是催收机构,催收人员是没有权利去调查我们个人的所有信息,他们没有这个执法权。当然,催收有上门核实的权利,但也仅仅是找本人的权利,没有权利向村委会,社区透露负债者的欠款信息。
村委会和社区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去配合催收人员做类似的调查。
面对催收要到户籍地村委会调查的短信,大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借贷是合法的民事行为,不违法不犯罪,千万不要恐惧,对方就是利用你的恐惧让你想尽办法还款。当然如果真有人到你的居住地对你进行暴力催收,一定要及时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2-10-15 14:07
网贷逾期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论是银行还是催收机构,催收人员是没有权利去调查债务人的个人所有信息。催收有上门核实的权利,但也仅仅是找本人,也没有权利向村委会,社区透露负债者的欠款信息。村委会和社区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去配合催收人员做类似的调查。
2023-02-13 16:22
催收到居委会,当事人不用怕,居委会很可能不会理会催收人员,即使理会了也不会过多透漏当事人信息。
借贷是合法的民事行为,不违法不犯罪,因此不需要恐惧害怕,催收人员就是利用当事人的恐惧心态,促使当事人想尽办法还款。即使贷款公司起诉,也是要经过司法程序的。
如果贷款公司真的起诉了,那么是会收到法院的传票的,法院传票送达之后,被告应当在十五日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的判决。在开庭之前,如果双方有调解意愿的,可以有法院组织进行诉前调解的,调解成功之后签订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功的,那么法院会择期开庭审理,判决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被告不履行判决书的义务的,那么原告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
民事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
强制执行有以下特征:首先执行只是国家机关实施的行为。执行权是国家的一项公权力,只能由国家机关行使,而不能由其他的单位或者公民个人行使。在我国,行使执行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其次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根据。并且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具有强制性。最后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民事执行中的保障性执行措施主要包括:法院搜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和继续履行。
所以,如果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的,还是建议协商进行还款的。
2022-09-06 11:38
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是不得非法挪用、侵占的,如果非法扣留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第四十九条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第七十九条规定,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022-08-26 16:02
属于违法。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