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规定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2-08-08 15:37
2024-08-09 14:48
法定节假日加班不给工资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公司不给加班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进行查处。
2、因支付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加点费用及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
2022-11-19 10:10
国家法定节假日工资应不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如果再此期间工作的话,那么就属于加班,应该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来支付员工工资。我国对于加班的规定以及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在员工与单位没有就加班事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单位单方面的加班要求是无效的,员工有权拒绝。
2022-11-23 14:12
国家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4-12-18 08:59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一年有十一天。包括:元旦:规定在1月1日放假1天;春节:规定在阴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清明节:规定在清明当日放假1天;劳动节:规定在5月1日当日放假1天;端午节:规定在端午当日放假1天;中秋节:规定在中秋当日放假1天;国庆节:规定在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