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2022-08-10 09:04
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义务。尊重社会公德不仅仅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所谓社会公德,它是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传承数千年的优秀文化所形成的基本道德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为了规范社会道德体系,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体系,让优秀传统美德在每个公民体系之间得到更好的传承。
2022-08-09 17:22
尊重社会公德是积极义务。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德规范。指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要求全体公民都必须遵从的社会生活的一般准则。包括遵纪守法、礼貌待人、遵守社会秩序、讲究卫生,以及尊重各种社会的优良风俗习惯等。尊重社会公德是要求公民必须遵从和珍重社会公共生活的各项道德准则,但不是用国家法律来强迫执行,而是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等方法来维持。
2022-08-11 14:13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包括:
吐痰、随地大小便、公共场所抽烟、随意大小便、大声喧哗、公场大闹、不排队上车、占座、随地丢垃圾、旅游地乱刻画、说脏话、打架、汽车乱停放、垃圾不归类、公场不管理好宠物。
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并且社会公德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衡量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
2022-10-26 17:07
公民国防义务包括:1、 履行兵役的义务 2、 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 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 5、 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6、 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022-10-26 17:05
我国公民公民的权利是: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公民的义务如下: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等等。 根据《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