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社会公德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义务。尊重社会公德不仅仅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所谓社会公德,它是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传承数千年的优秀文化所形成的基本道德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为了规范社会道德体系,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体系,让优秀传统美德在每个公民体系之间得到更好的传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022-08-09 15:41
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022-08-09 17:22
尊重社会公德是积极义务。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德规范。指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要求全体公民都必须遵从的社会生活的一般准则。包括遵纪守法、礼貌待人、遵守社会秩序、讲究卫生,以及尊重各种社会的优良风俗习惯等。尊重社会公德是要求公民必须遵从和珍重社会公共生活的各项道德准则,但不是用国家法律来强迫执行,而是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等方法来维持。
2022-08-11 14:13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包括:
吐痰、随地大小便、公共场所抽烟、随意大小便、大声喧哗、公场大闹、不排队上车、占座、随地丢垃圾、旅游地乱刻画、说脏话、打架、汽车乱停放、垃圾不归类、公场不管理好宠物。
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并且社会公德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衡量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
2022-08-09 15:59
除下列情形,其他均不属于社会保险范围: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22-08-10 16:07
除下列五类外均不属于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种类一般包括五类,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法律对这五种保险的具体规定一般是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的,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建立基金,使个人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因此社会保险是多样化的保险,对于劳动者而言是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