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组成。
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2024-08-28 09:40
行政处罚的主体是: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并成为适格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受委托的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要具有熟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业务的正式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条件。
2023-06-25 16:39
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2022-09-19 10:05
公司法人不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后者仅指采取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以及被管理一方。公司法人不是行政主体,但是可以成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022-08-12 10:44
派出所不可以作为行政主体。派出所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不是行政主体。
派出机构一般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只有法律、法规授权时才能在授权范围内独立行使行政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授予了派出所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以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的权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派出所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也就是说,它只对其在治安管理领域内作出的警告、500元以下罚款行为独立承担责任,它所作出的其他行为,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仍应视为其派出的公安机关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承担法律后果。
它只是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因此,公安局才是独立的行政主体。派出所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造成损害的,相对人如果要提起行政诉讼派出所是行政主管机关的派出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因此行政诉讼的被告人应当是派出所上级主管机关。
2022-11-28 14:24
派出所不可以作为行政主体。派出所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不是行政主体。
派出机构一般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只有法律、法规授权时才能在授权范围内独立行使行政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授予了派出所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以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的权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派出所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也就是说,它只对其在治安管理领域内作出的警告、500元以下罚款行为独立承担责任,它所作出的其他行为,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仍应视为其派出的公安机关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承担法律后果。
它只是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因此,公安局才是独立的行政主体。派出所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造成损害的,相对人如果要提起行政诉讼派出所是行政主管机关的派出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因此行政诉讼的被告人应当是派出所上级主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