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2022-08-12 14:15
不履行合同的当事人,除有免责事由以外,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的方式来承担;没有约定的,双方可以协商由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8-12 11:19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责任需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违约赔偿,如果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8-12 14:01
当事人协商一致,能变更合同履行地点。
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合同。因此,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协商一致,能变更合同履行地点。
2022-08-12 13:54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有需要履行的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以下几个义务:第一,通知义务。合同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第二,协助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有关的事务;第三,保密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负有保守在合同履行中所知晓的商业秘密的义务,泄露了商业秘密要承担民事责任。
2022-08-12 13:53
无论是否是合同当事人,都无权撤销合同。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受欺诈或显失公平等情形,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撤销合同是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职权,公民个人没有这些权利。法院或仲裁机构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该项职权。因此,不论是不是合同当事人,都不能撤销合同,只能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