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病死亡,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享受《社会保险法》所规定的待遇,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如果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的待遇的支付。支付标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人社部门的规定执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4-12-31 10:31
单位无故解聘员工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4-06-21 13:36
一、如果员工因工作因素自杀(例如上级刁难、威胁、侮辱、强迫劳动等)引发的,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自身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二、如果员工因其他因素自杀(非因工作原因)。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责任。
虽然如果非因用人单位造成员工自尽,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
员工的心理健康也非常值得用人单位关注!用人单位不仅应该用人,也要对员工负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2022-08-11 13:38
如果是单位无故解聘员工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2-08-09 13:54
一般情况下单位解聘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因劳动者能力不足,等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而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4-04-10 13:56
具体补偿标准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如下:
工作年限: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不满一年的按比例支付。
工资基数: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是员工在本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加班费: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超过十年,或者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过错在先,那么在支付经济补偿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发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