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意义上有广狭之别。有权处分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命运的权利。包括资产的转让、消费、出售、销毁、丢弃处理等方面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 【抵押财产的范围】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2022-11-26 14:25
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的区别:在法律上,无权代理和无权处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无权代理主要是指,行为人实施以他人名义所为意思表示时,没有代理权。而无权处分则是指处分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
在法律后果方面,对于无权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没有经过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对于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但是因为出卖人没有取得处分权,导致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2024-10-22 09:23
常见无权处分的追认权的行使方式有以下两种:
1、明示。一般认为,追认一般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以明示的方式是行使追认权的最典型的形式,如通过语言、文字的或其他方法直接的进行意思表示。只要能清楚表明权利人的意思即可。至于是否采用特定的形式,一般不作要求。
2、默示。关于默示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有可推断的意思表示,即权利人不使用话语,而使用某种具有特定的、法律行为意义上的符号。这种情形可以是约定,也可以是交易习惯,这种可推断的意思效果与明示的效果是一样的。
2022-09-22 14:31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效力待定的,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的有效。在无权处分的规定中,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1-02-03 10:20
事实上,订立的合同确实属于因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且该合同是有效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有效需满足: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如果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未违反上述条件,则该合同有效。
2022-08-23 10:28
根据法律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此条规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之一的无权处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