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行为是不能委托他人代理的:
第一种,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比如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结婚、离婚、立遗嘱、收养子女等,不得由代理人代理。
第二种,双方约定不得由他人代理的,具有人身性质的债务,例如约定必须由特定人完成的表演、演唱会等,因与债务人的思想水平、创作能力分不开,必须由债务人亲自履行,因此,不能由他人代理。
第三种,违法行为不得代理。侵权行为,内容违法的行为,例如非法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私自买卖黄金等行为,都是国家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当然不能进行,因而也不能代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 【代理适用范围】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2022-08-09 13:46
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的区别:
一、产生的原因不同。
法定代理是基于亲权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则是基于申请人、第三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
二、代理权限不同。
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一切复议行为,而委托代理人只能在申请人、第三人委托授权范围内进行代理行为,除非被代理人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不得代理委托授权范围内进行代理行为,除非被代理人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不得代理撤消复议申请、就赔偿问题达成和解协议等重大事项。
三、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只能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近亲属担任;委托代理人则可以由近亲属、律师或复议机关批准的其他公民担任。
四、被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只能是无民事行为人;委托代理人不受此限。
2022-09-23 13:43
代理人与委托合同的受托人的区别:
1、委托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代理行包括法律行为;
2、代理行作用于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而委托行为则作用于受托人和委托人之间;
3、代理行为是单方行为,为委托行为属于双方行为。
2022-08-09 14:15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授权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但自己直接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称为被代理人。授权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但自己直接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称为被代理人。
2.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不同。公民、法人及其他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一般均可作为被代理人;但代理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022-09-22 15:44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授权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但自己直接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称为被代理人,授权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但自己直接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称为被代理人;
2、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不同,公民、法人及其他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一般均可作为被代理人,但代理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022-08-11 11:52
二者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授权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但自己直接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称为被代理人。授权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但自己直接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称为被代理人。
2.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不同。公民、法人及其他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一般均可作为被代理人;但代理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