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最长是三个月。遇到超期不判的情况,可以向院长或者上一级法院的监察室投诉,要求尽快审结,并要求按照《人民法院纪律处分办法》的规定,对案件承办法官进行处理。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按照通常的救济渠道,法院在规定的限期没有审结案件,通常首先选择和法院沟通解决,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沟通无效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反映:
1、向同级检察院反映。
2、向本法院监察室反映。
3、向上级法院反映。
4、拨打12368热线留言投诉,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规定 当事人提出上诉的二审民事、行政案件,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收到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人民法院受理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的移送期限,比照前款规定办理。
2022-08-09 14:16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最长是三个月。遇到超期不判的情况,可以向院长或者上一级法院的监察室投诉,要求尽快审结,并要求按照《人民法院纪律处分办法》的规定,对案件承办法官进行处理。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按照通常的救济渠道,法院在规定的限期没有审结案件,通常首先选择和法院沟通解决,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沟通无效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反映:
1、向同级检察院反映。
2、向本法院监察室反映。
3、向上级法院反映。
4、拨打12368热线留言投诉,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
2022-09-09 09:58
刑事案件严重超期羁押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侦查羁押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2-08-09 10:56
2022-09-08 11:54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可以取保候审。
2022-08-09 14:16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最长是三个月。遇到久拖不判的情况,可以向院长或者上一级法院的监察室投诉,要求尽快审结,并要求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案件承办法官进行处理。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如遇久拖不判可以到该法院的纪检部门反映,纪检部门会催办的;到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反映,由检察院提出纠正违法通知;到上级法院反映,由上级法院刑庭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