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药品按报销比例100%报销。对于B类,一部分费用由自己支付,一部分费用应予以报销。具体报销比例因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异。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医疗费用部分只有在高于基本医疗费用起付标准的情况下,才会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标准报销。因此,对于甲类药品,除必须扣除的项目外,其他费用一律100%报销;乙类药品只报销70%-80%的部分费用,自费药品全部自行承担。也就是说,总费用的15%与医疗保险无关,也就是说,所谓的C类费用全部以现金支付。
法律依据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 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及分担办法支付;使用“乙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分担办法支付。“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的比例由省级或统筹地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2022-08-11 15:19
“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品。
“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价格略高的药品。
丙类是除开上述两类,非临床必需、价格较高的药品。
使用“甲类目录”药品的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乙类目录”的药品费用,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丙类药品完全自费。
甲类药品全部进入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要自付10%,90%进入基本医疗保险;丙类药品需要自费吧,或适当放宽报销比例。进入基本医疗费的部分,高于门槛费后按照在职与退休不同的比例易于的统筹支付。
2022-08-10 10:18
医保报销甲类乙类用药报销区别
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在医保报销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报销比例上。对于甲类药品,医保的报销比例是100%的;而乙类药品,各地有15%的调整权,由各地根据自身基金的承受能力,对乙类药品设定一定的自付比例,再按照医疗保险的规定给付,一般乙类药品的报销比例为80%。
通常情况下,甲类药品是属于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品,而乙类药品则是属于疗效更好的乙类药品。
2022-09-20 16:09
一、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报销比例:
1.在医疗保险统筹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不低于75%。
2.住院起付线:一级医疗机构240元,二级医疗机构480元,三级医疗机构720元。
3.最高支付限额:按一年期核算,应达到国家规定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
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报销比例:
1.在医疗保险统筹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0%。
2.住院起付线:对成人居民,三级医院720元、二级医院480元、一级240元、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200元;对学生儿童,三级医院400元、二级医院300元、一级医院200元、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150元。
3.最高支付限额:按一年期核算,应达到本地区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
2022-08-05 17:14
福建省的医保报销比例:职工医保可报销的比例为75%,新农合最低是70%。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
2022-09-23 14:44
低保户住院报销比例最高为60%,针对低保户、五保老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生病入院治疗的医药费,除去自费部分,经城乡医保报销后所剩部分,可以再次报销65%,封顶线为3.5万元。患者所承担的医药费就是经两次报销后所剩费用加上自费部分费用。低保户如果要住院治疗的且有医疗保险的,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申请医疗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