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审理指的是人民法院在对审理的案件做出判决之前,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判决无法进行下去,最后审理中止的一种情况。这种审理中止只是暂时性中止,等到条件达到的时候,会继续审理直至案件结束。
那么中止审理的条件是什么,法律规定在什么情况下案件才会出现中止审理?
中止审理分为民事诉讼中止审理、刑事诉讼中止审理以及行政诉讼中止审理三种情况。
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法律规定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4、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5、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法律规定
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4.在审理期间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情形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
行政诉讼中止审理的法律规定
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3、案件涉及法律使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4、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5、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6、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7、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一般如果没有遇到意外情况,案件都会正常审理下去,不过也难免会出现意外,如果出现了以上意外,案件中止审理就会出现,大家都记住了吗?
2022-10-15 11:20
中止审理是指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法定的情形,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待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再恢复审判的制度。
2025-03-14 10:39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条件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2022-10-15 10:55
劳荣枝案二审因“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审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二)被告人脱逃的;(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2024-05-09 13:44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1.须存在中止的法定事由。
包括:
不可抗力;
其他障碍。
其他障碍具体包括: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2.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存在或发生于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2022-08-11 16:08
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之前,出现了某些使审判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时,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待有关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复审判的活动。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1.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2.被告人脱逃的;
3.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