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盗号欺诈行为“再现江湖”,很多人遇到朋友的社交账号被盗,然后被骗子冒充好友来借钱。盗号欺诈“再现江湖”?我们如何应对?
什么是盗号欺诈?
骗子通过盗取他人账号,冒充被盗账号本人的身份,通过编造各种借口向列表好友借钱、代转账、诱导参与高额返利等,从而骗取钱财。
1.诱导参与返利活动
骗子盗取账号后,在该账号朋友圈发布高额返利活动,诱导受害人进活动群发红包,骗取本金、手续费等,收款后把受害者踢出群聊。
除了在朋友圈发布高额返利消息,骗子还会用被盗账号主动私聊列表里的好友,实施精准诈骗,同时伪造返利截图,让对方信以为真。
2.借钱发朋友圈晒转账
骗子盗取账号后,冒充账号本人身份,群发借钱信息,以想在朋友圈炫耀恋情、亲情、友情等为由,要求转账并承诺会返还,收钱后却直接拉黑受害者。
对于要求的转账金额,一般为520、1314、5200等带有特殊意义的吉利数字。
3.自己或亲友出事急需借钱
骗子盗取账号后,利用号主的身份,给列表的亲友群发借钱信息,以自己突发意外、亲友生病等为借口诱导受害人直接转账或扫码付款,骗取话费、手术费、医药费等。
为了增强可信度,骗子可能还会通过此前的聊天记录来模仿号主的说话方式和称呼,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4.账号受限需代转账
骗子利用被盗账号联系列表好友,谎称亲友生病住院急用钱,以支付受限为由,提出先通过银行卡转钱给受害人,而后以跨行转账有延迟为由,让受害人先垫付资金,骗取医药费、手术费等。
狡猾的骗子还会通过伪造转账汇款截图来迷惑受害人,让其放下戒心。当受害人同意垫付资金后,除了直接发送二维码让受害人扫码付款外,还会让受害人添加所谓“医生”为好友进行转账。
更要注意的是,目前还出现了连环盗号的新招:
骗子先盗取受害人的好友账号,然后利用账号本人的身份,以帮忙辅助验证等为由,通过扫二维码填表等形式,套取受害人的手机号、社交账号、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盗取账号并借此骗取钱财。
套路总结
冒充身份:盗取受害人好友的账号后,冒充好友身份来联系受害人
编造借口:以推荐高额返利活动、亲友生病住院、突发意外急用钱等为由,诱导付款、借钱、代转账等
骗取钱财:第一次得手后,继续以各种借口要求转账,直到受害人识破
尽管盗号欺诈的手法在不断变化,但是核心套路仍是一致的,都以转账、付款、盗刷资金为最终目的。
所以在遇到好友来借钱时,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多用几种方式去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安全提醒
保持警惕,多方核实
遇到借钱、换钱等救助时,要多渠道核实情况,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和朋友当面确认。
风险提示,多加注意
当对话页面出现风险提示时,要多加注意,暂停转账付款并联系好友以验证真伪。
个人信息,加强保护
不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如社交账号密码、支付密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
2022-03-03 10:29
“存疑有利于被告”可以说是司法实务中常用的原则之一,但是对于该原则的认识,往往容易产生偏差,容易被滥用。因此,有必要对“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含义及其有限性问题进行探究,以便于准确掌握和适用该原则。
2023-02-27 13:50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范围不一样,户口注销包括户口迁(流)出:1、户口注销:包括户口迁出原籍地、出国定居、双重户口、服刑人员、参军入伍等;2、而户口迁(流)出,就是指当事人办理户口迁移,领取户口迁移证的同时,必须注销迁出地(原籍)的常住户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第十条的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根据我的描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3-02-28 10:04
孳息是民法中的一个法律概念,它指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根据民法,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孳息本为原物之对称.其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时代,最初是指由土地产生的按期供人畜食用之物,例如麦子等。后来,随着法学的日渐繁荣,孳息的含义渐广,不再单指土地的出产物,还包括依原物的用途而按期产生的各种收益,不仅有植物的果实,而且牛马所生的小犊小驹,甚至是矿场的矿物等均构成孳息。《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一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综上所述,你知道孳息是什么意思了吗!
2023-02-25 10:24
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五险。
1.养老:交够15年及其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
2.医疗:发生住院可以报销一大笔费用。
3.生育:生小孩前只要是连续交费12个月及其以上可以享受报销一部分费用。
4.工伤:在上班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
5.失业: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在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具体领取多久要看你失业保险交费的长短。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在中国,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社会保险的特征有: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对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
所以,根据我的描述,你对社保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2022-03-07 14:08
“推进文身治理,是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在以‘我管’促‘都管’中践行‘一切为了孩子’理念的生动诠释。”3月7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介绍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方面采取的工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