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还是有婚假的。按照国家二婚婚假规定,初次结婚和二婚、三婚一样,都可以享受国家法定的婚假,待遇都是一样的,只是根据当地规定不同,所以婚假天数可能会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三天,因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假不以结婚次数而定,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结婚条件结婚的,都享有3天婚假。关于以前实行的晚婚假于2018年已经取消,所以现在只要是符合结婚条件,婚假都是相同的,都是3天,只有地方规定不同,假期天数会不同,可能会有额外假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自愿】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2022-08-09 14:00
2022-08-11 11:45
二婚有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课享受法定假期,不能享受晚婚假。
2024-10-08 10:28
二婚有婚假,一般是一至三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时依法享受的假期,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向劳动者支付婚假期间的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9-20 14:38
《劳动法》并未对二婚有几天婚假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2-08-11 14:17
二婚是有婚假的。
按照国家二婚婚假规定,初次结婚和二婚、三婚一样,都可以享受国家法定的婚假,待遇都是一样的,只是根据当地规定不同,所以婚假天数可能会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三天,因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假不以结婚次数而定,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结婚条件结婚的,都享有3天婚假。关于以前实行的晚婚假于2018年已经取消,所以现在只要是符合结婚条件,婚假都是相同的,都是3天,只有地方规定不同,假期天数会不同,可能会有额外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