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025-01-14 10:17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违法。但是如果在公共场所大声大脑扰乱了公共秩序的,如经过相应的管理人员或人民警察提示、训诫、警告仍然不改正继续侵害公共利益的,则是违法的,会被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2023-03-10 17:11
偷拍不犯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偷拍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1、行政责任。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侵害隐私权等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3、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2-09-15 13:44
公安人员下班不可以喝完酒去公共场合闹事。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所谓“公共场所”,是指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馆等社会公众聚集在一起进行公众性活动的场所。在聚众斗殴罪中我们已经提到,认定公共场所应注意考察两个因素,一是地点的因素,即公共场所是社会公众共同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二是人群的因素,即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的地方; 公共场所的这两个因素缺一都不可被称为公共场所,例如散场后的影剧院空无一人,缺少了人群的因素,就谈不上公共场所秩序。
2023-05-16 09:03
老师侮辱学生可以报警,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022-10-11 11:43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
故意破坏公共财物情节较重的,属于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