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0-10-31 16:55
具体原因是:
《监察法》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024-04-16 10:29
贵单位若需查阅本辖区内某位雇员的犯罪经历资料,可前往当地区域性的公安机关进行申请云由于该信息属于高度保密性质之列,故除了上述方法外,并无其他途径可供选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组织或个体不得擅自在网络上查找、公开他人的犯罪纪录。
如确有查询需求者,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向具有权限的相关机构提交所需证明文件等手续办理。
尽管如此,倘若雇员案底已被纳入档案管理系统,贵单位自然亦有权限查阅相关内容。
2022-08-10 09:55
国企员工可以在民企做股东。
但是,这对国家公务员有限制,而对企业员工没有限制,但你和公司签定的劳动合同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不可以在民营企业投资。
一般来说,国企员工并且是公务编制那就不允许经商。另一种是国企员工没有公务员编制,在法律层面上是允许经商的,但是通常各个公司都会在合同上,注明在职期间不允许公司业务范围之外的商业营利性活动。
2024-05-15 14:15
是的,公安部门有权依据调查犯罪的实际需求,向相关单位及个人提出合作请求。
同时,个人信用体制即是通过考察居民的家庭收支与财富状况、过去的贷款还款历史、信用透支情况以及在产生失信行为后所遭受的惩罚与司法诉讼经历等因素,对个人的信用信誉度予以全面评估,并且实时地将这些信息记录并保存至档案中,以便于金融机构或其他信用提供者据此决定是否为该个体提供信贷服务,亦或是提供何种程度的信贷服务。
至于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即个人信用报告与信用评分系统。
2022-08-26 08:56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主要条款与示范文本】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