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不具有排他性是:
因为债权是相对,而不是像物权那样具有绝对性,所以不具有排他性。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权利主体具备的能够要求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排他性在经济学中是指一类物品(财产)归某位消费者或某类消费人群所拥有并控制,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对其他消费者就称为具有排他优势。其为一种生产或消费领域中的价值性外力(积极或消极地)影响一些人无法完全参与到自主的交换中。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一个特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债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022-09-21 16:52
物权请求权是否具有排他性。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基于物权而要求特定侵害人恢复其物权原有状态的请求权。物上请求权具有排他性,如果物权人享有的物权受到非法侵害的,可以享有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请求权。
2022-08-09 13:42
排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些情形合同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11-18 14:12
债权申报的意思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时,当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人要申报债权。债权申报是有时间限制的。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人民法院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 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不必申报,由管理人调查后列出清单并予以公示。职工对清单记载有异议的,可以要求管理人更正;管理人不予更正的,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8-12 13:43
合同的定义,债权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即债权合同是指确定、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受调整的合同。债权合同同样适用在民事活动除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外,全部由当事人自愿约定。
(1)合同债权应当是合法有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债权。比如以不存在、无效的、已经消灭的合同债权设定质押,质押无效;
(2)设定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按照当事人之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对方转让债权。该约定与合同其它条款一样,是合同内容之一,具有法律效力。违背该约定而转让则产生无效的后果。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有: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的债权人的活动为基础产生的债权不作为债权,属于从权利的合同债权,如保证债权、抵押债权不得单独转让;具有人身性质的债权。
2022-08-12 11:03
排他性条款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排他性条款要求目标公司现任股东及其任何任职职员、董事、财务顾问、经纪人或代表公司行事的人在约定的排他期内不得与其他投资机构进行接触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