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刑事法律责任,在现行刑法第291条第三款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对于转发虚假信息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作了限定,要求是“明知”,也就是排除了不是故意转发疫情不实信息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非故意转发不实疫情信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我们看行政法律责任,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要接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就有“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从法条的规定看,这里行为要求的是要有主观故意,也就是知道信息不真实还要去散布和传播的,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就是说,只要是明知或者应该知道的就要受到行政法律制裁。应该知道的意思就是以正常人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常识可以判断出信息的虚假的,不管信息是你原创还是你转发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并不具备判断信息真实的能力,也不是想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而转发的不实信息则不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修正案(三)》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11-24 09:37
“转发造谣信息有责任。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024-06-22 13:55
转发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可以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022-08-26 10:16
具体的责任认定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022-08-29 08:50
2022-08-26 10:08
公司成立后,公司登记机关发现公司涉嫌实收资本不实的,可以要求公司到指定的验资机构进行验证,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提供验资证明。股东原出资中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及其他非货币财产应当进行重新验证并由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