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所得是指行政相对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获利额。
非法所得或称不法利益或不义之财,通常指: 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 收受他人的犯罪所得之赠与。 黑吃黑,掠夺他人的犯罪所得。 在司法上,对于判刑确定的不法所得,大多会没收,或加征罚锾。而收受他人之不法所得,可能会被视为受益人,而视同共犯。
非法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非法所得是指不合法的收入。非法所得的外延大于违法所得的外延。非法所得可能是违法的收入,也可能是不违法的收入。在行政立法中,大多数“非法所得”与“违法所得”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立法者使用了不同的提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2-09-07 16:15
非法所得退回与不退回的区别是,退回非法所得可以减轻处罚。
我国法律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9-25 14:48
根据相关法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帮信罪所获得的盈利需直接返还给受害者或归属于国家。
若涉及到帮信罪的转账金额高达四万元人民币,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
通常而言,帮信罪的刑事判决往往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帮信罪,即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根据有关法律条文,此类案件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需附加财产惩罚措施,如罚款等。
同时,对于单位性质的犯罪行为,除了对该单位施以相应的罚金之外,还应当对其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加以定罪量刑,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罚。
2022-09-01 10:59
非法转包与违法分包的主要区别:
1、主体不同。转包发生在总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之间;分包则发生在总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
2、对象不同。转包的对象是施工合同的全部工程;而分包仅指主体工程外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承发包合同中一部分;
3、合同效力不同。转包属于法律法规所明确禁止的无效行为;违法分包为法律所禁,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明确有约定了可以分包或者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分包属合法行为;
4、对应的义务不同。转包合同中,总承包人不履行建设工程合同全部义务,不履行施工、管理、技术指导等责任;而分包合同中,总承包人成立项目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分承包人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2022-08-11 10:46
非法转包与违法分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体不同。转包发生在总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之间;分包则发生在总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
2.对象不同。转包的对象是施工合同的全部工程;而分包仅指主体工程外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承发包合同中一部分;
3.合同效力不同。转包属于法律法规所明确禁止的无效行为;违法分包为法律所禁,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明确有约定了可以分包或者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分包属合法行为;
4.对应的义务不同。转包合同中,总承包人不履行建设工程合同全部义务,不履行施工、管理、技术指导等责任;而分包合同中,总承包人成立项目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分承包人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2024-11-05 09:27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有:
1、概念方面的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3、从客观行为来看,非法集资通常是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集资的欠款非法占有,用于个人挥霍、个人私利使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
4、从造成的社会后果来看,非法集资往往造成集资款项挥霍殆尽,无法偿还,造成社会不稳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则会有实际投资项目等,通常都是可以偿还的,只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