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确保护土地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于土地被强占的,可通过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 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前款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 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二)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承包土地的用途;
(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违约责任。
2025-03-21 15:37
如果是普通人,可以向派出所或警察局举报,如果是干部,向乡政府纪检委举报,还可以通过媒体。举报人应对所举报的问题真实性负责。对借举报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或者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纪检监察机关正常工作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22-08-10 16:26
占集体公有土地算村霸,犯了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2024-09-02 11:15
1、强占别人土地的行为属于违法。强行侵占土地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占地建筑物、可处每平方米30元以下的罚款。
2、非法占用土地罪的构成要件是: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客观方面为有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主观方面为故意。
2025-04-24 09:46
农民土地被占用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或者交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款,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土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5-04-11 16:33
如果不服政府部门的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从刑事角度上来说,政府暴力强征农民土地涉嫌违犯刑法规定的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