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本市人员,就可以拿您的身份证到当地社保中心办理个人自交养老和医疗。如果您觉得医疗和养老费用太高缴纳不起,那您可以找个单位上班,由单位缴纳。如果您是属于40、50岁年龄不好找工作可以到社区街道申请40、50就业困难人员补贴,这样您每月缴纳的社保由政府给您承担一部分。或者您也可以到村居委会办理城乡医社保 。
非本市户籍人员只能找到下一家单位由单位缴纳,如果不待在这个城市可以到当地社保中心办理医疗养老的转移,转移到下一个参保城市继续缴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2022-09-05 10:48
在公司交了社保,已经离职的,原公司就不会继续交社保了,原单位会去社保局办理减员手续,这样社保就自动封停了。
如果去外地了,那么需要将社保转移至外地,只需到原交费地的社保部门开一张“缴纳凭证”带到新地方新单位,就可以了,其余的事由单位来办。
如果转移到本地的新单位,则只需将社保号告诉新单位就行了,单位就可以办理社保续交手续。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3-03-03 15:26
离职后,短时间内没有找到工作或暂时不想工作的,可以选择灵活就业自行缴纳社保。离职之前就已经找好下家公司的,可以由新的公司管理人事的部门办理社保转移手续。你停止社保后,社保中的钱不能提前支取,你的账户将被封存,但是钱还是你的,不用担心。在新单位参保后,将建立新账户,然后在新单位开接收函,到原单位或原参保的社保局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就可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2-11-19 15:15
老人从手机上认证社保的主要流程为:
1.下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认证客户端操作指南;
2.点击社保网络认证,进入进行认证;
3.输入认证人名字与身份证号码再选择参加保险险种,选择城乡居民养老,再点开始认证;
4.输入手机号码,弹出一个拍照界面,轮廓线对准人脸,按提示音让认证人做张闭嘴动作,一次不行进行两次;
5.认证完成后即可,请保留本软件以便以后每年认证。
亲属也刻意通过以下流程办帮助老年人进行认证:
1.儿女可用自己的电子社保卡,在支付宝或者微信软件中的“市民中心”找到“亲情服务”功能,绑定老人的电子社保卡。
2.绑定后,在亲情服务页面中打开老人的的电子社保卡,点击“待遇资格认证”即可开始认证。认证时,按照提示要求操作即可,如果显示“认证成功”就代表完成了认证。
2025-02-19 10:38
从单位辞职后要自己缴纳社保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续交,可以去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登记手续,选择要缴费的档次,办理登记即可。
按照相关规定个人缴纳社保不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只有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个人购买社保的条件为:没有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有当地的户籍,如果不具备当地户籍的,则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购买社保。
2022-10-28 14:54
工厂没有给员工买社保赔偿如下:一、以单位违法不交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二、用人单位将被处以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