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协议书一般是谈赔偿的问题,谅解书是对行为的谅解,性质不一样。刑事和解书(一审自诉案件用)一般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被告人或被告人家属与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达成的协议;或者被告人或被告人家属与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达成的协议。刑事谅解书是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对被告人对受害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谅解。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依法对该部分被告人从宽处罚,但应当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2022-08-10 15:43
如果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况,签了谅解书是不能反悔的,一般民事部分不能反悔,如果在调节书送达之前一方反悔,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而刑事部分是公安机关的事,和是否反悔没有关系。此时还是会对犯罪分子进行量刑处罚,同时民事赔偿方面的,就需要由按照双方之间的约定进行处理。如果对方在签了谅解书后,不进行赔偿的话,可以以此谅解书向法院申请执行。
2022-08-23 15:18
“签了谅解书如果没有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等情形外,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对方不可以二次要求赔偿。赔偿协议相当于合同,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均应实际履行,但如果是后续发生的,双方也未约定的事项,则是可以的。
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从轻的效力。刑事谅解书本身并无固定格式,出具谅解书的目的是减轻犯罪嫌疑人处罚,有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所以谅解书是受害人向犯罪人员的家属开具的,一般由承办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具体办理。”
2022-08-10 16:57
这个就不一定了,有谅解书不代表一定会释放或者判处缓刑,它只是在量刑时考虑的一个因素,如果是案件没有进入刑事程序,仍然在公安局侦查机关,如果本身有事轻伤及以下结果的,可能会按照治安案件处理。那么就有可能被释放。 如果案件本身已经进入刑事程序,那么要经过法院审理之后,才能确定,那么此时谅解书仅仅是量刑情节,被告人取得谅解,被害人出具谅解书,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符合判处缓刑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2022-09-16 13:58
取得谅解书不等同于认罪。
但不认罪,谅解书毫无作用。谅解书的作用是从轻或减轻处罚,不认罪就导致谅解书失去意义。辩护时只能选择要么无罪辩护,要么罪轻辩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之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2023-04-12 14:24
有刑事谅解书的,一般能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如果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