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遗赠公证需要继承人到场,办理接受遗赠公证需要法定继承人配合到场办理。不到场的话,需要说明情况并做出书面声明放弃遗产继承。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是遗嘱人以遗嘱处理其遗产的一种方式:遗赠财产的人叫遗赠人,承受遗赠财产的人叫受遗赠人或遗赠受领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022-08-09 09:05
2023-03-10 09:48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因此,表示接受遗产一定要进行明示的表示如:书面、口头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受遗赠人如果不是直系亲属,在接受遗赠的过程中难免回遭遇一些阻碍,此时受遗赠人是可以维护自身权益的,通常,受遗赠人的权利有:1、表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权利;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2、要求遗嘱执行人按遗嘱的指定给付遗嘱财产的权利;3、当受遗赠权遭受非法侵害时,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保护的权利。如果受遗赠人在接受遗赠时与相关法定继承人发生纠纷,无法通过协商来处理的话,建议可以找个遗赠专业的律师咨询求助。
受遗赠人,又称“遗赠受领人”。遗赠人在遗嘱中指定的接受其遗赠财产的人。关于受遗赠人的范围,各国法律规定不一。有的国家规定,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集体组织或社会团体,还可以是国家。受遗赠人必须是在遗赠人死亡时尚生存的公民或者尚合法存在的社会组织。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4-03-25 15:01
继承权的公证需要所有人到场,继承开始后,如果有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则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2022-08-12 11:16
法定继承不是一定要公证的,公证不是必要条件。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与遗嘱继承相对,又称无遗嘱继承,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份额进行继承的制度。
其法律特征有:
①法定继承是以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即依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的婚姻、血缘关系而确定的。
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份额,都是强制性规范,除由死者生前依法以遗嘱方式加以改变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变更。
2022-08-15 09:32
房产继承可以不公证,根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公证不是房屋遗产继承必经程序,因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申请登记的,由申请人自行选择是否需要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