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诉的构成要件:
1.反诉一般只存在于请求之诉中,不存在确认之诉和形成权之诉中。
2.本诉与反诉法律上的牵连性表现在建立在同一法律关系之上。
3.本诉与反诉的标的必须是同一性质。既然反诉与本诉意在为某种程度的抵销,其标的必定是同一种类物,否则就无法一并判决。
4.反诉必须有证据支持。没有证据支持的反诉充其量只是反驳,除了对法官审理案件时的主观心证形成一定影响外,并不能使案件审理超出原告诉讼请求的范围有所增加,最终也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2022-09-28 16:13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2-10-31 15:03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2-08-09 09:42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有以下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022-03-28 08:48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022-08-09 09:22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有以下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