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6-21 14:19
2024-05-10 11:25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的明文规定,如果雇主未能在与员工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承诺的具体工资发放日期前,向其全额支付工资的话,那么这就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恶意的雇佣欠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体的工资发放日期必须符合我们国家法律所强调的“按月支付”原则,以确保员工能够享受到薪资的及时性和稳定性,避免任何形式的拖欠现象发生。
如果超过了上述日期尚未支付工资,这将被视为是一种雇佣拖欠行为,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条款。
2022-09-28 17:02
去劳动局或者法院。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I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I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022-10-09 15:59
2022-10-18 10:21
农民工工资拖欠可以找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可以直接书写诉状之后提出劳动仲裁的请求。但不管具体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农民工都需要拿出证明某单位、公民应该向自己发放工资、但是却没有发放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