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缓刑后可以离开所在地。但是罪犯需要报告检查机关,获得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罪犯,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需要遵守下列的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检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3、遵守检查机关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检查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4-05-10 11:30
取保候审经执行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本市的。
我国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024-06-05 15:04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出市,但是得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擅自离开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发现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及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罪行较轻的人,即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2025-03-29 17:18
1、缓刑期可以找工作。
2、但是缓刑期找工作应守法并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按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按规定会客,找工作如果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3、缓刑除了党政领导职务、参军、大公司的领导等法律不允许,其余工作通常可以做,原来有单位的甚至可以保留身份。
2024-03-21 15:17
车祸住院期间可以离开医院。如果在交通事故中,在交通事故为处理前,身体经过检查和治疗后,根据医生的医嘱确定是否可以出院,没有什么问题,受害人要求出院的情况下,可以出院。可以出院后再行解决。赔偿和治疗是两个概念。如果已经康复,可以出院。赔偿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
2024-04-24 11:56
1、取保候审期间得到执行机关批准的,可以离开居住地。
2、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