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宣判是在合议庭经过评议并作出决定后,立即复庭由审判长宣告判决结果。当庭宣告判决后,应当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定期宣判是经过审理后,另行确定日期宣告判决书的活动。
定期宣告判决的,合议庭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所在的单位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2022-08-08 17:50
当庭宣判是在合议庭经过评议并作出决定后,立即复庭由审判长宣告判决结果。当庭宣告判决后,应当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定期宣判是经过审理后,另行确定日期宣告判决书的活动。
定期宣告判决的,合议庭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所在的单位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2020-11-24 16:36
会当庭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只要法庭经过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且没有不宜当庭宣判的情形存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都应当当庭宣判,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可以当庭宣判。
2022-08-27 10:52
在离婚案件中法官当庭宣判的情况并不多见。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限是三个月,普通程序为六个月,从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就离婚案件而言,一般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内可以收到判决书,具体还是要看当地法院法官操作。
如果离婚案件符合以下条件可能法官会选择当庭宣判:
(1)证据充分且确凿;
(2)案情不复杂,不牵涉子女抚养及离婚财产分割。
2022-08-10 09:58
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理,查清了争议的事实,能够当庭宣判;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当庭宣判的,例如合议庭需要另行评议的,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也能够另行指定日期宣判。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极少。当庭宣判是宣判的方式之一,指的是合议庭休庭评议后,由审判长宣告的诉讼活动。案件经过人民法院的审理,结果清晰明确没有争议的,在合议庭作出裁判后,可以当庭宣判。但是在我国,90%的案件都不是当庭宣判的,因为当庭宣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符合一定的条件。
2022-08-10 16:26
法院审理案件,不管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案件,一般都不会当庭宣判。案件审理会有一个过程,会有一次开庭和二次开庭。可能中间还需要进行调节等等程序。如果盗窃罪开庭后,经法院审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则可以当天宣判;否则会再次开庭,或者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再次收集向相关证据。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