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真催收,那么用户在问对方是哪个平台的时候,是会告知的,但是假催收往往不会,因为假催收过程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合规的行为,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会催促还款,不会告知对方自己具体是哪个平台。
2、如果是真催收,在用户申请协商时是会进行审核的,不会给用户作出类似“还多少进来就停止催收”或者是“只要还进来就可以取消上征信”等承诺。这种基本上是诱哄用户赶紧还款,但是承诺基本上做不到。
3、如果是真催收,在发送催收文书时一般都有签订合同的复印件,盖有公司章印的催款单,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短信通知。常见的用“人人信用”、“百行征信”名义发送的催收通知就是假的。当然,不合规的催收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但用户对于自己需要承担的还款义务也应该及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返还借款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022-10-13 13:37
2022-10-17 15:08
只要不是暴力催收,上门催债就是合法的。如果采取暴力、威胁、恐吓等手段,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会按照治安管理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2-10-17 11:14
1.只要不是暴力催收,并且非正规部门的,那么上门催收是合法的。
2.信用卡欠款银行上门催收是在维护银行自己的基本权益,但如果是其他信贷纠纷(不属于信用卡恶意拖欠),公安机关无权介入。
3.对于信用卡恶意拖欠的情况,逾期2次以上会上门催收,不能全额还款的话建议最低还款额还款,不过会产生利息。
4.如果一直逾期还款,不仅会产生滞纳金且严重影响你的个人信用记录,一旦有不良记录以后5年内就不能再申请信用卡和银行贷款了。在银行再三催款后,如果不还款,银行最后会起诉恶意逾期不还款,申请强制执行。
催收借款是为了防止诉讼时效的终止,从而丧失胜诉权。
2024-08-09 11:37
单纯的电话催收不犯法,犯法的是下面几种:
一、辱骂他人。辱骂行为从而引起肢体冲突是常见的,所以在催收过程中,双方尽量态度平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道理。禁止骂人。
二、拘禁。有不少人还存在欠债还钱,天经定义的观念,从而当别人欠债不还时,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来取回欠款,甚至有可能触犯非法拘禁罪。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但绝不允许用非法的方式来保护。
三、肢体冲突。催收一般都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当发现对方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形,要尽量避开。
若没有办法避开,进行适当的正当防卫,后续交由警方来处理。无正当理由,催收员行使暴力还是客户行使暴力,都是违法的。
四、变卖客户的财产,收取客户的现金。
2022-09-20 11:56
第三方催收公司上门催收一般是合法行为。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是有权向持卡人追讨债务。但是生活中有不少老赖对银行催收直接无视,银行为了节省起诉的成本,会将催收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催收,这是一种合法的授权代理关系。而第三方催收上门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不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也算合法催收。国内债务催收行业鱼龙混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不规范的债务催收。在遇到暴力催收时,一定要选择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