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利大于弊。是否财产保全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果对方财产较多且以后便于执行的,可以不予申请财产保全。申请财产保全因为还要申请人提供相应价值的财产担保,有很多法院又要求提供现金担保,因此个人经济能力达不到的也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四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零四条 保全解除
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2022-10-20 15:17
婚前财产公证的利:1、对夫妻双方均具有约束力。2、对短期内解决财产麻烦有利。3、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婚前财产公证的弊:1、有人为躲债而申请婚前财产公证。2、婚前财产公证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夫妻之间的感情。3、婚前财产公证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4、婚前财产公证无法保护无形财产。
2022-08-09 16:32
1、对夫妻双方均具有约束力。2、对短期内解决财产麻烦有利。3、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婚前财产公证的弊:1、有人为躲债而申请婚前财产公证。2、婚前财产公证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夫妻之间的感情。3、婚前财产公证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4、婚前财产公证无法保护无形财产。
2024-08-22 11:05
1、不一定。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前,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要求提供担保。
2、在诉讼的过程中,原告担心自己没有提起财产保全,对方将财产偷偷转移走,这样自己就算胜诉,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属于自己的钱。
2022-08-10 11:35
已经进行合法保全的财产不能再次被他人保全。这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也叫诉讼保全。它是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得到顺利执行。具体措施一般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原告)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当事人(原告)没有提出申请的,但争议的财产可能有毁损、灭失或其他危险的,法院可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2022-08-10 14:55
利:“双减”政策的目的是腾出学生的课外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在这一方面,“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让课外辅导,那就改成课内辅导,把辅导日期改到周一至周五,而不是周六周日。
弊:原来学校负担三分之一,辅导班负责三分之一,家长负责三分之一,现在双减政策下,那些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甚至可能付出更多代价,要超过原来的三分之一。学生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即能力差的孩子和能力好的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