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自始至终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无效就不会有违约,所以不能主张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9-16 11:53
合同未生效,一般不可以主张违约责任,但是可以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9-23 14:25
合同无效和违约责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因为违约的前提是合同有效,违约是指违反有效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责任后果。只有合同有效,才能有违约。如果合同无效,合同根本不存在,也不会违约。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合同无效后,可以追究违约方的过错责任。
2023-02-18 10:31
合同无效不可以主张违约责任。
无效的合同自始至终无效,无效的合同不存在违约,所以不能主张违约责任。但是,针对合同无效,当事人可以主张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也称为先契约责任或者缔约过失中的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所承担的义务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那么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都有哪些呢?
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合同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3、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律师在此提醒各位小伙伴,即便双方签订的是无效合同或无法确定是否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就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仍然要格外重视,尽可能在合同条款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权益。
2022-08-12 14:16
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故合同无效不存在违约责任的问题,违约责任的前提条件需为合同有效。但这并不代表合同无效,没有其他的救济方式。根据相应法律规定,若合同无效的,一方可要求过错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即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若想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那么在提起诉讼前应当准备因本次合同无效给自身造成的损失的证据材料,这样方能更好维护自身的权益;因为合同无效,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条件是,无过错方因本次合同无效给自身带来了相应的损失。
2022-09-05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