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噪音扰民作为噪音污染的一种,属于违法行为。居民在受到噪音扰民的问题需要维权时,要点在于取证。对于持续性强、干扰大的噪音源,居民可以向公安、环保或者城管部门投诉,并进行相关取证,以便用于协商解决不成后诉讼时之用。
【法律依据】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法律依据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2022-08-20 14:03
邻居噪音扰民作为噪音污染的一种,属于违法行为。业主遭遇恶邻噪音骚扰时,可先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找业委会投诉敦促涉事邻居整改;若还是无效,可直接报警处理,或者直接通过诉讼解决。
2024-04-17 11:28
邻居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情节严重的,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邻里之间发生纠纷应当首先相互协调,如果互相协调不成甚至有可能使冲突升级的,就应该通知所在的村委会、基层治保会进行处理,如果介入协调不成,或者拒绝整改的,可以报警处理。
2022-08-20 11:49
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情节严重的,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邻里之间发生纠纷应当首先相互协调,如果互相协调不成甚至有可能使冲突升级的,就应该通知所在的村委会、基层治保会进行处理,如果介入协调不成,或者拒绝整改的,可以报警处理。
2022-08-10 09:33
要分情况处理,关于噪音扰民的处理时间段,首先是生活区域,分为一类生活区和二类生活区;其次还分时间段,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超过晚上22点或至次日早6点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如果您所处的地方出现了在这些范畴之内的行为就是扰民。根据国家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居民、文教区”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一类混合区”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扰民是可耻的事情。“二类混合区”是工业、商业、交通与居民混合区,有些人在晚上,半夜炸街,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扰民休息。“商业中心区”是指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二者的环境噪声标准值均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集中区”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规划明确确定的工业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交通干线两侧”车流量每小时100辆以上的道路两侧,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法律规范之中,简单的规定了白天、夜晚的噪音分贝数,并没有明确限制具体哪个时间段的噪音行为会构成扰民。对于公民个人来说,若是自己的日常生活,由于他人制造噪音的行为而受到了影响,那么此时就可以投诉对方。扰民即是个人素养的提现,又是一个社会公德的展示。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2-08-19 16:47
楼下邻居扰民的处理方式:
1、可以打110报警热线,求助警察;
2、可以向物业投诉;
3、可以与楼下邻居协商处理;
4、当扰民造成损害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邻居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