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受处罚,一般是广告制作费用的3倍,不罚钱,就责令整改;
2、积极应诉,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一致让对方撤诉。售假就要赔偿对方;
3、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9-26 11:29
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如对方行为侵权,可以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及声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如因此给您 造成其他损失,可以主张进行赔偿。根据具体情况及侵权人过错程度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2022-11-30 19:41
2022-09-22 10:13
职业打假人之所以能得逞,也是因为商家有不合规之处,所以不管对职业打假人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商家首先自身要完善质量管理,让职业打假人无漏洞可钻!
其实,打假人投诉到工商局之后,买卖双方还是可以协商的。如果协商不成,一般会没收所有假货,并且暂时扣押假货。然后工商局开始统计数量和数额。如果假货不多、数额不大,那就罚款还有批评教育,停顿整改。如果数额较大,而且假货数量较大,可以达到立案标准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2-10-17 09:29
现实中存在一些职业打假人出于非自身消费目的购买商品,然后向行政管理机关比如物价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进行投诉,并向商家提出高额赔偿条件。如果职业打假人提出的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其便针对向行政管理机关的投诉处理情况,申请行政复议以及提起行政诉讼。此种现象,不但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浪费了行政管理资源和司法资源。其实,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需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而职业打假人从购买商品到投诉,再到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商家的高额赔偿,谋取不正当利益,该利益不具有合法性。因而,职业打假人并不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如果职业打假人已经提起行政诉讼且人民法院已受理立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之规定,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2022-10-09 14:30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职业打假人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经营者索要赔偿的,如果没有采取威胁、恐吓等的暴力手段,一般是不会构成敲诈勒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