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诈订立合同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9-23 10:41
如果被骗签合同,可以先收集证据到仲裁机构去申请撤销,如果对方已经诈骗到了财务,那么应该报警。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一方用欺诈的手段使对方违背了真实的意思,那么被欺诈的一方是有权利向人民法院请求予以撤销的。
2023-09-12 15:24
公司使用欺骗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公司的情况失真、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不一致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欺骗的,任意一方可以反馈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2-08-11 11:01
用欺骗手段获得驾驶证会受到行政处罚。
采取隐瞒、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合驾驶机动车,仍驾驶机动车的;
(三)逾期不参加审验仍驾驶机动车的。
2022-08-10 11:24
用欺骗手段获得驾驶证会受到行政处罚。
采取隐瞒、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合驾驶机动车,仍驾驶机动车的;
(三)逾期不参加审验仍驾驶机动车的。
2022-08-12 10:06
签了无效的购房合同需要对无效行为取得的房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出卖人应向买受人返还所收取的房款,买受人应向出卖人返还房屋,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