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场受伤后与商场进行索赔时要有理有据,避免发生冲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商场经营者未尽到义务导致损伤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在谈判时可以以伤情鉴定书、医疗费住院单等作为索赔依据,同时以法律为标准进行索赔,否则很难成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2023-02-18 15:05
商场受伤谈赔偿技巧:按照受伤的原因,与商场的相关负责人直接协商相关的赔偿即可。
对于受伤要求赔偿的情形,当事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顾客在商场发生人身伤害时,应根据商场和顾客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双方的责任分担份额:如果双方责任处于对等或公平的层面上,则相应减轻商场方的责任;如果商场存在重大过错,而顾客只有一般过错或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则商场承担完全的侵权责任;当然,如果商场具有一般过错甚至没有过错,而顾客具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商场就可以减轻甚至免除责任。
那么在商场受伤,应该赔偿什么呢?
在商场受伤,属于人身损害,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具体赔偿哪些项目,赔偿多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综上所述,商场受伤谈赔偿的技巧主要是根据双方的责任来进行的,区分好双方的责任,那么谈赔偿就会比较轻伤,如果双方责任无法划分的,建议到法院起诉,由法院来就那些判决,您学会了吗?
2022-10-09 15:18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二倍的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2022-10-17 16:19
接到被辞退消息第一时间不要慌张,保持镇静。在现有条件下找出可录音的设备或软件,先听对方说什么,然后不要给对方任何实质性答复,可选择回答或者先考虑一下稍后答复。一定要为自己争许合法的权益和补偿,人事通常会使用多人谈话连环轰炸来说服你接受他们开出的条件,你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向法律专业人士提供自己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有无重大工作失误、劳动合同签订年限、试用期长短,五险一金个税缴纳情况,这些都需要劳动合同和工资条,所以平时注意保留这些资料,这对万一最后走到仲裁程序都很有帮助。也可以寻求工会的帮助,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2022-09-16 14:41
被公司辞退,员工可以和公司谈赔偿问题,最多可以拿到双倍经济补偿金和额外一个月工资。具体怎么补偿要看辞退性质。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单位经济性裁员,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员工。在没有正当理由,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2-09-23 13:47
首先,发生事故后一定记得保留证据,应当向有关部门报案如报警、报120、报劳动监察、报安全部门等,保留在工地受伤的证据。
原因是由于工地用工的临时性或短期性,大多数用工者都不与打工者订立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事故,涉及赔偿问题,有的情况下是巨额赔偿,相当比例的用工者采取抵赖、躲避等方式,企图逃避赔偿责任。
其次,要选择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合理治疗,选择市(县)区级以上医院治疗。资质较低的医院出具的材料容易导致赔偿的异议,同时也容易延误治疗。
其三,注意保留住院治疗期间的材料,住院期间形成的病历、票据、诊断、遗嘱、CT片、费用清单等是索赔的依据,丢失不可复制,一定要保留好。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不容忽视。
其四,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有的受伤者不懂得主动协商,寄希望于用工单位主动赔偿是不妥当的。协商的前提是你要了解自己的伤情属于什么程度,可以得到哪些赔偿,赔偿金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