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灾害原因:疫情原因,因为疫情中止审理。在不可抗拒原因当中,有一个是自然灾害的,如果终审所在地是在疫情地区,因此这一个案件会中止。二、会因为犯罪嫌疑人出现自残等行为中止审理。还有一些嫌疑人,会在他们宣判的前期,因为种种原因而自残,虽然他们已经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但是基本的人权还是有的,她是犯罪,但是她如果有自残引起的伤病,也会让案件往后推。三、嫌疑人出现能影响社会及人类发展的因素。还有一种,是高智商、高能力的犯罪会出现的一些因素。如果有一个死刑犯人,在终审前整出一份可控核聚变的资料,并且经过中科院核实了可行,那么这家伙的案子就可以暂时停审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二)被告人脱逃的。(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 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2022-10-15 10:04
不可抗拒原因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之前,出现了某些不可抗力使审判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待有关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复审判。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原因很多,例如新冠疫情的防控所引发的庭审程序无法继续,暂时中止审理。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就会恢复诉讼。
2022-09-02 16:53
合同不可抗拒因素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写明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例如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情形;以及写明发生不可抗力各当事人的责任和责任免除以及相应的通知对方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2022-10-15 11:51
因不能抗拒原因终止审理意思: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审判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时终结案件的诉讼活动。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6条第2—6项所规定的内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9-02 16:54
合同约定不可反抗力因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收受款项一方要退款的,该合同约定是有效的。但如果约定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合同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的,该约定一般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2-09-02 16:52
如果进京被限制购票,那就说明所在城市通往北京的列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不能进去北京,或者说北京正在疫情管控的重要时期,为防止病例外溢或外来病例传播,取消该地进入北京的班次列车等。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的条件不符合进京要求,或是由于人机不符、数据误差等原因,被系统误判出现健康宝“弹窗”、限制购票的,请拨打12345或在微信公众号“北京12345”进行申诉,核对调整赋码状态或解除进京购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