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务过了诉讼时数,债务人仍然需要偿还,因为双方的债务并没有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消灭,只是不受法律保护,到法院起诉,法院不会支持
根据《民法典》规定,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才能消灭:(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2022-09-24 10:51
诉讼时效过了不是可以不还钱。
诉讼时效过了并不代表债务人不需要还款,而是代表债务人对债权人的主张有辩护权,而是否要还款,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如果债务人并未主张诉讼时效已过,对于债务还是需要偿还的。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3-02-14 11:08
诉讼时效过了还是需要还钱的。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根据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期限一般为三年。
但是就算是过了诉讼时效的,也是可以起诉处理的。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法院判决之后,对方在规定时间内不履行判决的义务的,那么债权人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民事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
所以,并不是过了诉讼时效就可以不用还钱了,但是还是建议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5-02-11 14:36
2022-08-12 13:50
可以解押的。第一,抵押权消灭利于物尽其用,利于当事人保护。第二,利于督促抵押权人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第三,抵押权适用诉讼时效,不符合物权法定原则。第四,抵押权因不受保护无法实现,结果等同消灭。
2022-09-06 10:06
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而诉讼时效的计算并不是简单的从签订合同之日起或从合同届满之日起,有些情况下的期间计算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关于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还能提起诉讼,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权利人提起诉讼,即便经审查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也应当受理,否则就妨碍了公民的诉权。若在诉讼中,被告一方就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那败诉的风险由原告承担。若在诉讼中,被告没有就此提出抗辩,那法官也不能就此提醒被告,否则就有失公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