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时,通常是由于商家存在了欺诈的行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的金额,对于增加赔偿的金额一般是消费者接受的服务或者是商品价格的3倍,法律上对于增加赔偿的赔偿金额不足500元,需要按照500元来计算,如果法律有另外的规定的,依据其他的规定执行。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为维权方便,消费者一般选择起诉网络交易平台。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2022-09-22 13:50
如果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提供商家真实有效的信息,消费者可以先找网络交易平台索赔,然后再找商家索赔。
消费者在网购时一旦遇到权益受损的问题,不要感到为难,还是要找对地方进行投诉处理。
(一)可以找交易平台进行投诉;
(二)找第三方投诉平台进行投诉;
(三)找质量万里行来投诉;
(四)拨打工商部门的投诉电话12315;
(五)拨打质检部门的投诉电话12365。
2022-10-17 16:33
买到假货维护自己的权益方法是:
1、消费者需要保留有效证据;
2、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货或赔款;
3、可以和经营者协商,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假冒伪劣商品通常是指,那些包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
2022-10-17 11:24
2022-10-18 11:37
假货赔偿标准是购买该商品的价款的三倍,可以按照损失找商家理赔。最常见的情况是在商品或者店铺前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假一赔十”、“假一赔三”、“假一赔五”等等。但是,假货赔偿的最低标准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2024-04-01 14:41
为了维护广大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当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损害时,应按照该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的三倍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如果经过计算后发现,所增加的赔偿金额尚且达不到五百元的话,应当将赔偿额调整至等于五百元。
但是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特别规定的,就需要严格遵守这些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