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投诉噪音报警人要出面。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会被相关部门处警告。
制造噪音者受到相关部门的警告后不改正的,会被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城市区域噪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1、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2、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3、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4、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2022-09-08 15:15
扰民报警本人可以不出面,半夜扰民的噪音投诉,只要有人报警,报警中心必须安排辖区民警,到报警涉及的地点去核实,并且民警会联系报警人,具体的投诉对象,然后到现场去进行了解核实,然后让对方将噪音降低,不会要求报警人到达现场的,因为这是对于报警人安全的保护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2022-09-27 11:51
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如果达到噪音级别,可以报警处理。
邻里、楼层之间的生活噪音
这类警情相对容易处理。民警接警后会先上门了解情况,跟对方当事人讲明相关因素,做好针对性工作,一般都能当场解决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因生活作息时间不同导致的噪音不可避免,譬如有些人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对于这种情况,民警在处警过程中可以给当事人一些好的建议,比如把凳子的腿用布包住,深夜回家时尽量不穿皮鞋而穿软底的鞋,开车回小区时尽量少按喇叭等。
2022-03-22 16:00
2025-01-20 10:41
扰民了,你可以报警。不过,在社交媒体上遇到的那种言语攻击、恶意传播啥的,是不是得报警,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首先,你得看看啥算是“扰民”。有些人觉得被冒犯了,有些人又觉得只是言论自由。其次,你得想想法律和个人隐私。平台一般有举报机制,能处理这些问题,那就不用急着报警。但要是碰到人身安全、犯罪活动这种大事,那就得赶紧找警察了。这种恶劣行为得受到严厉的惩罚,保护咱们的权益。总之,报警不报警,得看具体情况,别一股脑儿就报了。
2022-09-21 09:44
扰民报警是有用的。
当事人认为环境噪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报警处理,警察会对噪声的制造者采取警告或者处罚措施。
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1)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2)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3)未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同时,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