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民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

法律顾问 2022-09-17 15:23 标签: 民法规定 诉讼时效 期间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不适用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傅玲艳律师

傅玲艳律师

广东星凯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房产纠纷 合同纠纷 婚姻家庭 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