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司法鉴定做的项目有:1、刑事受审能力:是指刑事被告人参加庭审,接受审判的能力;2、服刑能力:是指被鉴定人在服刑、劳动教养或者被裁决受治安处罚中,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严重的精神活动障碍,致使其无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为无服刑、受劳动教养能力或者无受处罚能力;3、性自我防卫能力: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容易遭受性侵害,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要结合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其对该性行为的实质性辨认能力;4、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有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5、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是以其精神障碍出现与所遭受伤害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作为鉴定的基础和前提,评定损伤程度时对有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发现;6、智能障碍: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智力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人,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按病理及进展的不同而分为进行性智能障碍和非进行性智能障碍。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二十三条 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应当依下列顺序遵守和采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 (一)国家标准; (二)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该专业领域多数专家认可的技术方法。
2022-08-23 16:23
精神病司法鉴定费用谁出要看具体的情况。鉴定费用一般是谁提出,谁预先缴纳。但经过鉴定,属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行为、造成医疗损害结果、医疗机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按照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比例承担,退还部分或者全部的患者及其家属的预缴费用。
2022-08-27 11:40
需要的。诉讼中,当事人及以利害关系人提出一方患有精神病(包括痴呆症人)。人民法院确有必要进行认定的,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施行)规定的特别程序,先行作出当事人有无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决。
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如下:
1、首先由人民检察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
2、司法鉴定机构首先应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审阅案情和病情等有关材料,拟定鉴定方案。
3、对被鉴定人进行躯体的、神经系统的和精神状态的各项检查,必要时还应做心理测验、脑电图、CT扫描及其他特殊检査。
4、根据检查所见,结合案情,进行分析说明,作出鉴定结论,写鉴定书,交付委托鉴定机关。
在某些案件中,因被鉴定人死亡或其有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席,此时委托鉴定机关能提供充分的、可靠的客观材料,还可进行缺席鉴定。
2020-09-26 14:50
经司法鉴定不是精神病的,按照正常离婚程序进行就可以。离婚案件中精神病需要提交病历申请法院委托鉴定,一般司法鉴定30日之内就出结果,如果是较为疑难复杂的,可以再延长30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2024-07-25 09:29
可以,司法鉴定精神问题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精神司法鉴定涉及与刑事、民事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关的精神疾病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对涉及法律问题又患有或被怀疑患有精神疾病的当事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司法机构和法庭提供专家证词和审理案件的医学依据。
2024-08-19 09:47
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精神病进行司法鉴定如下:首先是否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由司法机关决定,犯罪嫌疑人及辩护人不能自行决定只能提出申请。鉴定意见,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其次司法鉴定意见必须通过当庭质证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才能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