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本次执行,并不代表着钱就一定要不回来,只是在现阶段,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符合条件的可以限高,加失信。在案件终结本次执行后,如果有新的财产线索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在这里申请人即使没有获取新的财产线索,过一年两年也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对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重新查询,现在支付宝、微信账户都在查控范围内。还有就是,如果能找到被执行人,可以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拘留,很多情况都是进行拘留或者过一两年重新查控,能执行到一定钱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022-09-20 11:15
是的。不会有影响。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原告和被告之间是平等的,法院居中裁判,目的是为了解决纠纷。因此,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管哪一方胜诉,只要能够履行判决,不会对自己的信用等方面造成影响。在判决前主动还钱的,原告可以撤诉,更不会有影响。民事诉讼可能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的情形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2022-09-20 14:31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管哪一方胜诉,只要能够履行判决,不会对自己的信用等方面造成影响。在判决前主动还钱的,原告可以撤诉,更不会有影响。民事诉讼可能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的情形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2022-08-11 16:37
欠钱起诉还钱了是不是没事了?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管哪一方胜诉,只要能够履行判决,不会对自己的信用等方面造成影响。在判决前主动还钱的,原告可以撤诉,更不会有影响。民事诉讼可能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的情形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2022-09-19 15:17
并不是这样。我国法律保护民间合法借贷关系,对于欠债人不按约定偿还的,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了借条,但是到期不还钱的,贷款人可以与借款人协商,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还款;协商不成的,贷款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依法申请支付令,但是支付令必须能送达该借款人。
借条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债权偿还期限届满起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第一次要求债务人偿还起计算。如果借条未约定偿还期限,也未向债务人主张债权,那么此债权的时效为二十年,二十年后则不再受法律保护。
借条上的还款日已经超过3年了,而且中间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这个借条已经过诉讼时效。债权人仍然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要求债务人还款。如果债务人可以提出借条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那么法院可以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债权债务人协商还款的事情,然后通过还款协议,再次重新约定,达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双方没有办法协商,那么债权人考虑向债务人发一封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债务人在通知单签字或者盖章,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
2025-02-15 16:12
老赖没有钱还是要还,如果在强制执行的期间,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人民法院会中止执行,等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时候,可以再恢复执行。
只有在信用卡逾期或者借钱不还后被起诉,有偿还贷款的能力,但却不执行还款的义务,待到法院判决后,才有可能被列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老赖。
成为老赖对儿女的影响如下:
(1)子女不可以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2)子女在考大学或者考研时,可能会被拒绝录取;
(3)子女参加公务员、军校、航空院校等考试,可能无法通过政审;
(4)针对未成年的子女,其名下的房产有可能会被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后的六个月拒不还款的可以被拘留,老赖一般情况下是被拘留15天,拒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