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1978年制定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环境保护仍然是重要的内容,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2022-09-29 17:12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1978年制定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环境保护仍然是重要的内容,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2022-09-17 09:37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的内容如下: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022-08-11 15:56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的内容如下: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022-08-09 11:37
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于1989年制定的,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日也在这一年实施。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2024-05-31 11:23
保护环境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