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急辞工没有与用人单位协商也没有提前通知就自离的话,那么属于违法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9-23 16:13
劳动者违法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通常劳动者旷工三天就属于严重违法公司规章制度,属于可以被公司开除的范围;旷工一天扣两天工资,旷工三天共扣6天工资,占劳动者月工资的20%。在其他法律中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扣除劳动者工资不得超过20%,扣除后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标准工资支付劳动者工资。
2022-10-14 10:49
劳动者违法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通常劳动者旷工三天就属于严重违法公司规章制度,属于可以被公司开除的范围;旷工一天扣两天工资,旷工三天共扣6天工资,占劳动者月工资的20%。在其他法律中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扣除劳动者工资不得超过20%,扣除后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标准工资支付劳动者工资。
2022-08-10 15:04
急辞工扣50%工资不合理。劳动者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即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当赔偿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对确实造成损失的,可以从工资中予以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09-20 10:31
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二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辞而别、急辞),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扣工资作为赔偿。
2022-10-17 16:18
劳动者急辞工,单位一般不会扣工资,会按照劳动者在本月的实际出勤天数来计算应该发的工资。但如果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则单位从其工资中扣除的损失赔偿不得超过劳动者每月工资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