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对其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确定密级。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2022-09-24 11:46
我国的国家机构首先由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并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负责人,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再由全国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国务院、军委、监察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免其负责人。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
2022-08-12 14:17
我国的国家机构首先由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并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负责人,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再由全国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国务院、军委、监察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免其负责人。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
2025-03-26 10:38
国家秘密的定义揭示了国家秘密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也是区分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主要标准;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它表明,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必须在履行定密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国家秘密;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人员知悉”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它表明,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只有在具有可保性,即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有效控制知悉范围的,才能确定为国家秘密。国家秘密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是指根据国家秘密的含义,对国家秘密产生领域和对象范围的原则界定。保密法第九条将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界定为“涉及国家安
2022-08-08 16:21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2022-08-26 11:19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