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发生纠纷之后,可以去法院起诉处理,具体的起诉流程为: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申请立案,当事人准备证据资料;
2.法院决定受理后,将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
3.开庭当日带齐资料到庭举证辩论、发表意见;
4.法庭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由合议庭进行宣判;
5.等待法院的判决和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022-09-28 16:26
邻里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自我协商化解、申请调解、提起诉讼。一、自我协商:当事人各方本着公平、合理、合情、合法,相互礼让原则,通当事人的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意合。二、申请调解:民间纠纷(邻里纠纷)适用调解,通过第三人、村委会、居委会、人民调解委会员等进行调解,是这解决民间纠纷的最佳途径,当事人可以向相应的组织申请调解。三、提起民事诉讼:在不能自我协商化解、调解不成或不服从调解时,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
2024-04-29 11:04
邻里纠纷一般不会被拘留。邻里打架未造成伤害,不会被拘留。邻里打架构成轻微伤,只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2-09-16 15:32
邻里纠纷派出所通过采取友好协商加以解决。
拿出追求“和谐”的勇气,多换位思考,推已及人,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和行动。通过各种调解加以解决。通过派出所加以解决。进行民事诉讼加以解决。调解员和派出所不能解决问题后,可以采取进行民事诉讼的维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但是该种途径耗时较长,费用较高。
2022-09-16 11:38
1、理清原委
首先遇到打人纠纷,要先搞清楚事件发生的起因,时间,地点,涉及到人物等。方便警察录笔录,还原事件,判断真伪。
2、拍照取证,法医鉴定
打架受到伤害,拍照留证据,对于受伤位置重点取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医院做法医鉴定,这份鉴定有权威性,具有法律性,也是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涉及判断责任大小,伤重程度,赔偿金额等
3、判定责任
根据双方的陈述,证据的提供,查询我国相关的民事处理的法律和地方条例,基本上就能确定责任方,符合哪个法律法规或地方条例。
4、双方协调
对于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双方当事人对赔偿等无异议的,符合调解条件均可优先双方协调。
5、第三方介入协调
若是双方协调不成,可邀请第三方具有权利调节的组织或者部门出面进行公正的协调。
6、向法院起诉
对于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可以进入进行调解,若是还是双方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05 08:35
邻里纠纷是指居住相邻相近的邻居之间发生的纠纷。
解决邻里纠纷先通过街道办事处、村社干部调解,处理不了的可以报警处理,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到法院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