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根据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 警察是不可以随意查看别人手机,这属于侵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如果涉嫌违法犯罪或者与案件有关联的,作为物证,公安机关具有有侦察权,是有权查看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2021-12-21 11:16
职工是没有权利看别人的工资的。工资数额属于公民的隐私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2-08-11 10:45
警察是不可以随便看别人的手机的,这会侵犯隐私权。
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2022-09-13 10:33
没有这个权力。这是违法的,因为亲妈是有权利看孩子的,如果不让亲生母亲看孩子,那是可以到法院起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2-08-30 10:11
父母没有权利没收孩子的手机,尽管手机是父母买给孩子的,那就是孩子的私人物品,作为父母不可以没收及偷看孩子的手机,每个孩子都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包括大人,手机是作为一种财产,如果父母没收孩子的手机,就侵犯了孩子的财产权,所以,就算作为父母也没有权利没收孩子的手机。
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所谓竞争性,意指增加一个消费者,需要减少任何其他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消费。所谓排他性,意指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付费才可以使用。
2022-08-10 11:17
没有。学生的手机属于个人财产,没收手机相当于“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一种法律行为,只能由法院或法院会同公安部门执行。老师没有这个权利。首先手机问题也是一个财产问题,国家法律保护个人财产不受侵犯,学校和老师是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的。没收权是司法机关或行政执法机关的特有权力,一般指司法机关或行政执法机关没收违法犯罪的赃物,学校不是执法机关,当然学校和老师都没有没收权,老师是不能没收学生的财产的。但学校和老师有教育管理的权利,所以学校或老师可以暂时为学生保管手机,并及时通知家长,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违反了学校的校规,可以让家长到学校来取这个手机,或者放学后,让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并让家长监督不让学生再把手机带到学校里来。其次老师不能毁坏学生的手机,法律规定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数额超过5000元以上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